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》(RCEP)正式生效在即,上海、山東、河南、浙江、寧夏、甘肅、湖北、福建等地準備工作進入沖刺階段。
作為國際經濟、金融、貿易、航運中心城市,上海是我國對RCEP的主要貿易地區,RCEP成員國也是上海重要的對外貿易伙伴。今年前三季度,RCEP區域貿易占上海進出口總額比重分別為41.4%和28.4%;上海對RCEP區域的進出口額占全國比重分別為13.7%和7.7%。
風口漸勁,上海已在部分領域搶占先機,比如,目前RCEP原產地管理信息化應用3.0系統已在上海關區全面應用。今年以來,上海海關累計組織了RCEP原產地規則宣講解讀7輪,參與企業家數4000余家,幫助企業充分了解和熟練運用RCEP原產地規則。
近水樓臺更可先得月。山東地處東北亞區域經濟圈中心位置,是全國唯一擁有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,與RCEP成員國產業互補性強,經貿往來日益密切,深化產業合作空間廣闊。青島海關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前11個月,山東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9371.9億元,同比增長35.4%。
面對這一山東搭建日韓—中國—東盟“黃金大通道”的絕佳機會,當前,山東已做好RCEP實施準備,如大幅簡化散裝糧食、鮮活農產品、鐵礦石和原油等商品通關手續等,以日、韓為突破口,有望打造成為落實RCEP的“山東樣板”。
青島更是主動尋求作為的空間和路徑。以上合示范區、青島自貿片區等功能區為平臺,搭建RCEP青島經貿合作先行創新試驗基地,持續加大制度創新,推進貿易、投資便利化,全力打造面向RCEP成員國深度開放發展的重要支點。
意識到RCEP重大機遇的湖北、甘肅、重慶等中西部省份,也早已主動靠前服務,找準突破點,給出路徑指引。
今年以來,蘭州海關對“十三五”期間甘肅與RCEP成員國進出口產品進行全面摸底,篩選出新材料、通用設備、種子等10個特色行業以及12家重點企業,設立原產地政策服務小組和關企聯絡員,提供“一對一”咨詢服務,針對性開展政策輔導答疑,為進出口企業用好用足RCEP優惠政策提供保障。
憑借在深化與RCEP沿線國家國際合作中區位優勢明顯,重慶著力發揮中新(重慶)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、轄區內6個綜合保稅區的示范作用、先行作用,打造RCEP高水平對接平臺;推動優勢產品出口RCEP國家,擴大對RCEP進口規模,構建全球多元融合的消費資源集聚地,建設RCEP國家特色商品展示交易中心;發展面向RCEP國家的金融服務,吸引RCEP國家金融機構到渝投資發展,并招引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科技含量高、經濟效益好的產業鏈龍頭項目,加強雙向投資往來。
“借梯登高聲自遠。”RCEP生效后,已核準成員國之間90%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,預計到2030年,RCEP有望帶動成員國出口凈增加5190億美元,國民收入凈增加1860億美元。提前謀劃、超前布局的多個省市認為,RCEP中關稅削減、原產地累積規則、負面清單方式等條款的生效實施,必將為當地深化產業合作、推動市場開放、穩定產業鏈供應鏈、促進區域發展帶來更多活力與機遇。
但是,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,RCEP同樣是機遇與挑戰并存。隨著RCEP的生效,山東、河南、湖北、甘肅、重慶等地將置身于更為廣闊、高手如云的國際舞臺,將對企業、對城市綜合競爭力形成極大考驗。因此,應在RCEP一些關鍵節點主動創新研究,總結出針對RCEP成員國出口的主攻方向,苦練內功打造核心競爭力,同時做好地方產業布局調整,更好應對復雜國際形勢下RCEP可能帶來的潛在挑戰。
|